4月18日,第十五届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微系统与混合技术专题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三研究所共同承办。
上图:论坛现场
论坛邀请到国内微电子和微系统领域院士专家、知名学者和企业高管分别就微纳电子、碳基电子材料、混合集成、三维集成等关键技术方向及领域进行特邀报告和专题分享。论坛旨在进一步探索微电子及微系统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国家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集众智、汇众力。
上图:彭练矛院士作主题分享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彭练矛院士首先就“碳基集成电路——挑战与机遇”做详细的报告。彭练矛教授指出,碳纳米管拥有完美的结构、超薄的导电通道、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稳定性,未来有望取代传统的硅基集成电路技术。面向后摩尔时代,中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现已基本解决ITRS提出的碳纳米管5+挑战,实现了整套碳纳米管集成电路和光电器件制备技术,同时也在碳纳米管无掺杂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得我国在碳基芯片的基础研究方面迈入全球发展前列。畅想未来,彭练矛认为碳基技术有望全方位影响现有半导体产业格局。我国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从材料开始,总结过往经验,通过发展碳基芯片,实现中国芯的弯道超车。精彩的报告引起现场专家学者对碳基电子技术的深入探讨和热议。
上组图:专家学者作主题分享
随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三研究所鲁加国研究员、联合微电子中心副总经理郭进博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朱健研究员、中电海康无锡研究院程学农副院长、中科院微电子所万里兮研究员、航天科技集团七七一所余欢研究员也分别进行了主题分享,深入全面的分享对微电子、微系统领域的长远发展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本届论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认真聆听了报告,均表示受益匪浅。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微系统与混合技术专题论坛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年会一同成长,现已成为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高端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开拓创新、优化升级与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链水平的提升。
(编者按:1962年4月10日-17日,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的前身中国电子学会第一届年会在北京举行,共吸引1万多人参会。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呼声中,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于2006年再度重启,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十四届,以其权威性、学术性,被业界誉为电子信息科技发展的风向标。技术年会包括官方发布政策解读,行业专家预测前沿动态,产业专家捕捉热点难点,技术、资本、产业高端对话,科技成果转化和对接等内容。是广大电子信息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从业者的学术交流平台以及卓越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主要吸引了来自全国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产业园区、投融资机构、孵化机构等代表参会。)